青岛: 版权升级不走寻常路

2013-07-20 10:50:14 691 Admin

从版权的角度来看,工艺美术品,顾名思义,首先是美术作品,因此,天然具备版权的属性,工艺美术品本身就属于版权保护的范围,是版权工作重点服务对象。其次,工艺美术品之所以形成产业,因为它是各类文化元素和工业、手工业技术的集合品,一件作品就可能渗透着包括版权、专利、商标在内的知识产权各层面,而且工艺美术品创意成分高、版权价值评估相对简单、版权贸易合作空间大,因此非常契合依靠知识产权推动创新发展的大局。再次,工艺美术行业目前遇到的发展瓶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,完全可以借鉴现有的版权示范经验,将版权创造、管理、运用和保护机制导入行业生产流程,运用版权战略转变行业传统经营模式和市场准则,依靠跨界融合拓宽发展领域,让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迸发出更大的活力,实现整体的价值提升,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。

实践探索

推进行业转型

基于前述背景和版权工作推进思路,青岛市积极探索版权促进工艺美术行业跨界融合的新路子,实践性地举办了中国创新文化展暨2013青岛工艺美术博览会,本次博览会总展出面积近3万平方米,其中特装展位占50%以上,700多家工艺美术企业、国家和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高、中级工艺美术师等500多人参加了展会。4天共接待国内外各类参观者8万人次,实现总交易额4亿元,其中现场成交8000万元,贸易成交协议实现3.2亿元;意向性工艺美术版权贸易类现场签约15项,交易额达1500万元,另签订版权转化意向100余项,预计实现版权贸易额6000余万元。同时,博览会所构建的工艺美术行业创新交流、交易平台不仅加速了产业的聚集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,为创建青岛市“国家级版权贸易基地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会展业及餐饮、酒店、物流服务业的共同发展。

完善体制

培育市场活力

这是青岛首次以版权为主题的专业博览会。近年来,青岛市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,不断推进文化青岛建设,全市版权创意产业在重大项目带动下取得了显著成绩,建设了一批具有先导性、基础性、战略性和重大示范作用以及产业拉动作用的与版权有关的产业项目。尽管如此,我们仍需立足现代、面向未来,对新型文化业态加大公共服务的扶持和引导力度。为此,青岛市文广新局以成功创建“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城市”为契机,牢牢抓住“版权兴业”的工作思路,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,避免“大空全”,突出“小特专”,以产业实力规模基础较好的工艺美术业作为突破口,利用举办工艺品美术品版权博览会的机会,培育青岛版权交易市场活力,发现、培育青岛本土版权属性明显的龙头单位,逐步完善促进版权交易的体制机制,在此基础上,争创国家级版权贸易基地,并把青岛打造成为全国工艺美术品设计版权的专业交易中心。

跨界融合

培育新型文化业态

这是青岛首次依靠版权贸易推动行业间跨界融合,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专业展会。文化、广电、新闻出版(版权)三局合一后,对于文化资源的全面了解和调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。而工美行业急需摆脱传统的创作和营销模式,恰恰需要依靠各种文化资源发掘其创新潜力、培育新兴业态。在此过程中,版权贸易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元素,也是加速版权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协作、融合创新的重要手段。工美行业完全可以利用版权的贸易属性,加速不同门类、不同材质、不同行业的融合,以优化形成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的新型产业结构。因此,我们整合工艺美术创、产、学、研产业链的各类优势资源,通过各类版权贸易的签约、工美行业版权联盟建立等活动,逐步使工美行业转变发展观念,不断培育其版权贸易的意识、丰富版权贸易的渠道和范围,从而培育新兴文化业态。

与此同时,积极推进创意设计在工艺美术各领域的成果转化,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工艺美术版权贸易平台,不断加强实用设计版权投融资环境的培育,将成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在转型时期取得实效性发展的关键。

(本文作者为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青岛市文广新局局长)

选择样式

选择布局
选择颜色
选择背景
选择背景